1. 首页 > 生活常识

安阳哪最富

一、安阳整体经济概况

安阳哪最富(图1)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端,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西靠太行山,东部为黄淮海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安阳是七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甲骨文和后母戊鼎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

在经济实力方面,2023 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2486.1 亿元,同比增长 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35.7 亿元,增长 6.1%,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 6 位和第 4 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46.8 亿元,增长 4.3%。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266 元,增长 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861 元,增长 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876 元,增长 7%。三次产业结构为 9.0:41.3:49.7。
安阳是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城市,也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服务业和种植业,拥有众多特色农产品,同时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

二、区县市经济实力比拼

安阳哪最富(图2)

(一)GDP 总量排名

2023 年,安阳市各区县市在 GDP 总量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中,林州市以 650.95 亿元的 GDP 总量独占鳌头,占安阳全市经济总量的 26.18%。林州市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丰富的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安阳全市的经济支柱,并且经济总量已持续多年领跑全市。滑县以 411.42 亿元的 GDP 总量在各区县市中排名第二。作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滑县近年来以农业为基础,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殷都区和文峰区的 GDP 总量分别为 319.05 亿元和 262.39 亿元,在各区县市中排名第三和第四。内黄县、汤阴县、北关区、龙安区四区县的 GDP 总量介于 150 亿元至 200 亿元之间,分别排名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安阳县的 GDP 总量为 114.34 亿元,在各区县市中排名第九。

(二)人均 GDP 差异

从 2023 年人均 GDP 总量来看,安阳市下辖各区县市差距较大,充分体现了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状况的不一致。殷都区以 7.91 万元的人均 GDP 在各区县市中排名第一。林州市和龙安区的人均 GDP 分别为 6.99 万元和 6.61 万元,在各区县市中排名第二和第三。林州市和殷都区无论是 GDP 总量还是人均 GDP,均在安阳市下辖各区县市中位居前三甲,彰显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北关区以 5.62 万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四。文峰区和汤阴县的人均 GDP 分别为 4.48 万元和 4.07 万元,在各区县市中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滑县和内黄县的人均 GDP 分别为 3.56 万元和 2.76 万元,在各区县市中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安阳县以 1.82 万元的人均 GDP 在各区县市中排名第九。

三、最富县级市 —— 林州

安阳哪最富(图3)

(一)经济优势突出

林州市作为安阳市最富裕的县级市,经济优势十分突出。2017 年生产总值就已达 500 多亿,位居安阳市 5 县市中第一名。2023 年,林州市 GDP 总量达到 650.95 亿元,占安阳全市经济总量的 26.18%,持续多年领跑全市。在人均收入方面,林州市已将近 5 万。不仅如此,林州市还入选了中国幸福百强县。据统计,林州市面积达 2046 平方公里,人口约 105 万多。林州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太行山大峡谷等国家 5A 级旅游景点,有效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吸引了众多游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林州市还是全国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工业实力强劲。

(二)红旗渠精神助力

红旗渠工程对林州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红旗渠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用水问题,还传承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凭借 “一锤、一钎、一双手”,创造了人间奇迹。这种精神激励着林州人民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在红旗渠建设中锻炼成长的一批能工巧匠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建筑行业,打响了 “林州建筑” 品牌。上世纪 90 年代起,在外创业的建筑业主陆续返乡开办企业,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林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将林州变成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的重要目的地。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林州发展的强大动力,引领着林州人民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土豪大镇风采

安阳哪最富(图4)

(一)安阳县水冶镇

水冶镇因北魏时以水鼓风冶铁而得名,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它是晋、冀、鲁、豫四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便利的交通和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使水冶镇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工业重镇。在经济实力方面,水冶镇从 2005 - 2016 年连续 11 年位列河南省百强乡镇第一名。2019 年,在中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排名第 130 位。2023 年,水冶镇面积达 97 平方千米,下辖 59 个村(居)委会,总人口 24 万。水冶镇工业以钢铁、水泥、耐温材料、铸造为主,2011 年工业增加值 53.8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8.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 11.2%。工业企业 80 家,职工 14703 人。水冶镇财政总收入也较为可观,2011 年财政总收入 1.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人均财政收入 15000 元,比上年增长 15.4%。

(二)林州市姚村镇

姚村镇位于太行山麓,红旗渠畔,位于林州市区北 10 公里处。该镇先后荣获 “中国乡镇之星”、“中州名镇”、“十佳乡镇” 等荣誉称号,2014 年位列全省百强乡镇第九名,2016 年入选全国千强镇,当年,河南省只有 5 个乡镇入选,姚村镇排名位居 601 位,位列 5 个河南入选乡镇第二位。姚村镇工业是全国重要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配件、无缝钢管、光伏新能源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 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 71%。2011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11 家,职工 2.4 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 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2018 年,姚村镇有工业企业 382 个,其中规模以上 63 个,有营业面积超过 50 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93 个。

(三)林州市临淇镇

临淇镇地处河南省林州市最南端,扼郑州、新乡入林之门户,东邻鹤壁市,南毗卫辉市,西壤辉县市,素有 “鸡鸣闻四县” 之称,自古就是沟通两省五县的交通枢纽和商贾要地。临淇镇工业与生态并举,工业方面,2011 年,临淇镇工业总产值 3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1%。2011 年末,工业企业 107 家,职工 2000 人,实现工业增加值 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林州市白泉上海纽爱奇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 58.2 亿元,是林州市引进的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生态方面,临淇镇地处柏尖山、淇山支脉坳合地带,淇河贯穿全境。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嶂,自然风光优美。临淇镇还是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林茂粮丰的好地方。2023 年,临淇镇辖 1 个社区和 45 个行政村,总人口达 10.3006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