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常识

咖啡的故乡是哪里

咖啡的故乡是哪里(图1)

咖啡的起源有着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之一是在 9 世纪的埃塞俄比亚,牧羊人卡尔迪在找寻羊群时,意外发现山羊吃了山上的红色浆果后异常兴奋。

卡尔迪出于好奇也尝了几个,顿时感到精神振奋。

随后,他把浆果带到附近的修道院,修士们起初担心其与恶魔或邪灵有关,便将浆果扔进火中。

然而,被火烘焙后的浆果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馨香之气,引得附近居民纷纷前来一探究竟。

修士们这才意识到这种香气并非邪恶之物,于是将火扑灭,把烧焦的浆果取出,碾碎后装入罐中,并灌入热水封存,就这样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杯咖啡。

另一个版本则是来自也门摩卡的奥马尔被流放沙漠,在濒死之际听到一个声音让他吃一棵树上的果实。

他尝试后不仅活了下来,而且精神百倍。

当地病人喝了奥马尔泡过这种果实的水后也都被治愈。

这个消息传到摩卡,奥马尔被释放,并被尊为圣人。

虽然这些传说受到很多质疑,但历史学家确实考证出,早在大约公元 575 年,咖啡在埃塞俄比亚被发现。

东部非洲一些族群至今仍保留传统,将动物脂肪与咖啡浆果制成球状食物,用于战事中补充体力。

阿拉伯学者阿尔・贾齐里于 1587 年编纂了一部研究咖啡历史的手稿《咖啡之道》,追溯出咖啡约于 10 世纪传到阿拉伯菲利克斯(今也门),后逐渐向北传播,15 世纪已在麦加等地广为人知,并在 16 世纪初从也门的摩卡港传播到埃及等北非地区,17 世纪初传入意大利,随后传到欧洲其他地区。

由于原始史料稀少,无法考证咖啡的真实起源,但主流观点将非洲埃塞俄比亚作为咖啡种植的发源地。

埃塞俄比亚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咖啡的生长,处于热带气候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雨水充沛。

山区和高原地区拥有深厚的土壤,质地肥沃,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当时的人民以采摘咖啡果实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出了独特的种植和加工技术。

他们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将咖啡树种植在山坡上,每年春季采摘咖啡果实,然后用传统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加工工艺也非常独特,使用特殊的咖啡加工设备,将采摘的咖啡果实进行筛选、清洗、晾晒和烘焙等步骤,烘焙程度较浅,口感清淡,香气浓郁。

此外,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文化也非常重要,咖啡已经成为埃塞俄比亚的国宝和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人们以种植和加工咖啡为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咖啡文化,经常举办咖啡文化节,展示自己的咖啡种植和加工技术,并互相交流学习。

综上所述,埃塞俄比亚作为咖啡的发源地,其独特的气候、土壤、种植和加工工艺以及深厚的咖啡文化,使其在咖啡的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咖啡在埃塞俄比亚的发展

咖啡的故乡是哪里(图2)

  1. 历史悠久

埃塞俄比亚在咖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千年以前,这里已有分享咖啡的仪式。10 世纪前后,咖啡作为药饮由苏菲教派传至也门。15 世纪中期,饮用咖啡的习惯在阿拉伯诸多地区形成。可以说,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历史源远流长,为咖啡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 文化意义

在埃塞俄比亚,咖啡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种文化。英语中咖啡(coffee)一词也源于埃塞俄比亚的 “咖法”(kaffa)这个地名。咖啡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社交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例如,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仪式是喝三轮咖啡,第一轮为 Abo l,长者讲些祝福语;第二轮为 Tona,众人开始闲聊;第三轮是 Beraka,意为喜悦的结束这场仪式。这种咖啡仪式象征着团结、友谊和社区精神,就像中国人以茶会友一样,咖啡也是埃塞俄比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种植方式

埃塞咖农大多采用对环境友好的传统方式,以家庭为单位,手工完成从采摘到处理的全过程。埃塞的咖啡种植按照规模与模式分为森林咖啡、森林 - 半森林咖啡、田园咖啡和种植园咖啡。其中,一半以上的咖啡都是采用田园咖啡的种植模式,咖啡农民自己在生活区附近栽种咖啡树,并在收获季节自行采收,然后送至附近依靠水源而建的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咖农对咖啡豆的细心照料和手工挑拣,大幅度降低了坏果混入的几率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照料不当而引起的发霉变质,这对埃塞咖啡的风味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产自埃塞的咖啡,大多风味特别均衡,很少会有因发霉变质而产生的腐败味和坏果青果产生的夹生味混入。埃塞俄比亚被称为世界咖啡的基因库,上千年的咖啡历史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当地的咖啡品质更加优良,而长期的生豆处理让他们对咖啡处理工艺有着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经验心得,也造就了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的优良品质代代流传,未曾断更。

三、埃塞俄比亚咖啡的品种与风味

咖啡的故乡是哪里(图3)

  1. 品种多样

埃塞俄比亚有 1 万至 1.5 万的咖啡品种,大多生长在野外或由小农种植,统称为 Heirloom。这些品种数量庞大,其中许多尚未经过正式的基因鉴定。Heirloom 品种通常分为 JARC 品种和地方品种。JARC 品种是由 Jimma 农业研究中心开发和研究的,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或增加产量等理想特性。地方品种则完全生长在野外,例如在埃塞俄比亚的 “半森林体系” 中,很大一部分森林面积通常由私人拥有,野生的 heirloom 品种在这里自然生长。由于农民很难识别和区分野生品种,且不同地区的品种长得十分近似,很难区分和识别,所以 heirloom 品种通常由生产商仅仅根据多年的经验来识别。每识别出一个新品种,当地机构会根据它们被发现的年份和数字序列来命名,这提高了埃塞俄比亚咖啡豆供应链的可追溯性。

  1. 风味独特

产自埃塞的咖啡,风味特别均衡。无论是水洗还是日晒咖啡豆,都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带着独特的爽口。埃塞俄比亚 heirloom 往往有一个花香和水果香的整体风味走向,但具体的风味特点因地区而异。在古吉,咖啡往往有强烈的水果味,带有浆果和果酱的味道;在西达摩,咖啡具有更浓郁的花香,且有浓郁的杏味儿。因为埃塞俄比亚的 heirloom 如此独特,将不同的品种混合时会改变杯测风味。例如,一些咖啡会散发出花香,而当它们与其他品种混合,最终的混合物可以在开始时显示出柔和的花香,但在结束时带有水果味。在加工处理 heirloom 品种时,多数采用水洗和日晒处理方法来突出每个品种的独特特征。至于烘焙 heirloom 咖啡时,因其豆体较小,通常会以大火短时的方法以彰显其风味的复杂性。

四、埃塞俄比亚咖啡的世界影响

咖啡的故乡是哪里(图4)

  1. 传播路径

13 世纪埃塞俄比亚军队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此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以及欧洲的贸易与殖民扩张,咖啡种植与饮用开始向全世界传播。咖啡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山洞中走出,沿着贸易路线被运往阿拉伯半岛,接着逐渐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同时,咖啡也通过旅行、手工艺品以及文化影响等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咖啡的世俗化传播。

  1. 经济地位

咖啡对埃塞俄比亚的经济至关重要,大约 30%-35% 的外汇收入来自咖啡。埃塞俄比亚致力于巩固其作为 “世界领先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的地位,尽管面临挑战,但该国咖啡年产量在过去五年内翻了一番,从 50 万吨增至 100 多万吨。在全球咖啡产量排名中,埃塞俄比亚位列第五。近年来,埃塞俄比亚咖啡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对华出口以每年 27% 的速度增长。2020 财年,埃塞俄比亚咖啡出口创汇 8.54 亿美元,中国是其主要出口国家之一,且呈上升态势。埃塞俄比亚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未来 15 年内将每年的咖啡出口额增加到 46 亿美元,提高咖啡农的收入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 文化交流

埃塞俄比亚被称为 “咖啡的故乡”,与中国湖南长沙因咖啡豆成为 “最近的远方”。2018 年,中国咖啡师景建华第一次来到埃塞俄比亚,被这里的蓝天白云、咖啡庄园和赤脚奔跑的孩子所吸引。在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咖啡农胡森・穆罕默德希望向中国供应自己的咖啡,景建华也希望帮他们卖更多咖啡豆,让中国消费者喝到性价比高的咖啡,也让非洲咖啡农的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高桥大市场非洲咖啡交易中心,被人们称为 “非洲咖啡街”。这里有 16 家非洲咖啡经营商户,咖啡师可以通过线上交易平台,省去经销商中间环节,直接与非洲的咖啡庄园沟通对话、评估产品、下单签约,销售成本降低 30%。景建华通过网络直播推销咖啡,希望帮非洲咖啡农卖出更多咖啡豆,让中国消费者喝到性价比高的咖啡。一颗咖啡豆,从埃塞俄比亚的庄园抵达长沙小店,跨越万里的 “咖啡梦”,一步步成为现实。埃塞俄比亚大使特肖梅・托加表示,埃塞俄比亚正努力种植有机咖啡,刺激更高质量生产,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埃塞俄比亚优质咖啡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是埃塞俄比亚重要的经贸伙伴,随着非中及埃中贸易的增长复苏,中国咖啡市场为埃塞俄比亚咖啡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进博会开展第二天,埃塞俄比亚国家馆人头攒动,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表示,参加进博会让他们有机会推广和展示不同口味的咖啡品种,接触到新的客户和市场,咖啡出口量一直在增长。埃塞俄比亚作为咖啡的发源地,很好地保留了咖啡最纯净的基因。这里的咖啡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种文化,咖啡仪式象征着团结、友谊和社区精神。埃塞俄比亚与中国在咖啡贸易方面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国经贸往来,也推动了两国人民的民心相通,加强了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