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挨着哪些城市
川南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横跨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东至黄土高原,西邻川西,南接云贵高原。
其经纬度范围为东经 103°24’—110°10’,北纬 26°03’—32°25’之间。
狭义上的川南主要是指自贡、泸州、内江、宜宾四个地级市。
而广义上的川南还包括资阳市、乐山市峨边、马边两个自治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川南地区总面积达 3.50 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包括丘陵、山地、高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部分地区海拔超过 3000 米。
气候类型多样,有山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因地而异,整体相对较暖,季节性气候变化明显,降水充沛。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系,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乌江等,形成了复杂的河网,为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提供重要支持。
川南地区历史悠久,古代蜀文化在此繁荣发展。夏商时期,曾是巴蜀文化的重要中心,各类土司政权相继兴起。
随着历史的演变,成为川西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景点包括嘉陵江大峡谷、乌江画廊、夔门、吕祖故里等。
二、主要城市介绍
(一)自贡
自贡,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位于川南地区几何中心地带。
以 “千年盐都”“南国灯城” 和 “恐龙之乡” 大三绝蜚声国内外。
作为 “千年盐都”,自贡拥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清朝乾隆时期盐商集资修建的盐业博物馆,建筑风格介于明清之间,保存了明清时期的艺术、字碑等标本。
自贡的盐在中国盐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城市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发展。
“恐龙之乡” 的自贡拥有中国第一个专业性的恐龙博物馆,馆内收藏了许多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及各种标本稀少的化石,每年都吸引众多研究者前来观摩。
“南国灯城” 的自贡一直以来都有着举行灯会的传统,被誉为 “三绝之一”。
当一盏又一盏灯被点亮,整座城市都是一片灯的海洋,配合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街道,宛如人造版的极夜。
(二)泸州
泸州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
泸州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四川第一大港的有力竞争者。
泸州位于长江四川段最下游,同时有沱江注入,自然条件优越。
从成都到泸州有货运铁路,通过长江和沱江、岷江,泸州可以服务于大半个四川,包括云南东北部。
泸州以出产闻名遐迩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而著称。
泸州历史悠久,古称 “江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先后获得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
2014 年泸州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四川唯一地级市),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是四川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三)内江
内江素有 “川南咽喉”“巴蜀要塞” 之称,是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
既是四川的老工业基地,又是五大新兴产业基地。内江地处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地质构造较简单,地壳相对稳定,出露地层主要受 “资威穹窿背斜”“圣灯穹窿背斜” 和 “螺观山背斜” 三大地质构造影响。
内江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与建材矿产有石灰石、石砂岩、页岩、耐火粘土等。内江地理位置优越,恰似一颗珍珠嵌于华夏大地。
(四)宜宾
宜宾在经济上表现突出,2018 年 GDP 达 2026.37 亿元,在川南四城中领先。
宜宾以五粮液闻名,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龙头企业,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有 “中国酒王” 之称。
五粮液继 1915 年首获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金奖之后,相继在世界各地博览会上共获 39 次国际金奖。
2021 年 3 月,五粮液成为受欧盟保护的中国首批地理标志产品。2023 年 6 月,第二十届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五粮液位列 15 名。
(五)乐山
乐山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秀甲天下的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等著名景点。
乐山大佛镇住三江汇流的江水,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乐山的空气质量良好,雾霾较轻,美食众多,如豆腐脑、麻辣烫、四方豆腐干、夹饼、博饼、荤豆花、连锅汤、红糖锅盔等。
乐山物价不算太高,房价也较为合理,是川南地区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三、川南一体化发展
川南地区的自贡、泸州、内江、宜宾等城市在经济、交通、文旅等方面积极开展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川南一体化发展。
自贡实施 “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城乡融合” 四大战略,深入协同推动 “川南一体化”。
在主动对接成渝 “双核” 方面,坚持交通先行,基本形成内自半小时通勤圈、川南半小时通达圈和成渝双核 1 小时联动网;聚焦产业协作,联合中航工业成飞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自贡高新区与綦江、沿滩区与长寿先后入选成渝双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强开放平台,高质量建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发中老铁路(自贡 — 万象)国际班列,设立 “蓉欧 +” 东盟国际班列自贡基地和中欧班列川南组货中心。在优选工业发展 “新赛道” 方面,差异化布局新能源、新型化工、无人机及通航 3 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激发文旅融合 “新动能” 方面,以工业突破、文旅融合双轮驱动,推动自贡经济高质量发展,彩灯出口额连续 10 年夺得四川传统文化贸易出口第一名。
宜宾和泸州统一战线深化合作,进入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新阶段。双方围绕夯实合作基础、联合开展调研建言、共同开展民主监督等九大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在协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聚焦增强优质白酒产业全球竞争力和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等四大集群,促进合作事项落地落实;在共建文旅品牌方面,挖掘民族地区等地文旅资源,合力打造长江文化等特色 “文化 IP”,推进两地与台湾的互访交流。
两地还制定了助力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 2024 年行动计划,重点落实共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行动等三大行动。
泸州与宜宾在道路运输方面深化合作,签订推动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深化道路运输一体化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重点围绕提升道路运输一体化管理服务效能,在协同政策互通、区域资源共享、行业党建共建、学习教育联办、成果成效互鉴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赋能。
川南四市在文旅方面也积极联动。
自贡文旅投公司与泸州、宜宾、内江文旅企业代表共同签署《川南研学旅行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各自旅游资源特色优势,在课程研发、导师培训、课程实施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川南四市优化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宜宾、泸州、自贡、内江四市和渝西江津、永川、荣昌地区共同签署《川南渝西七市区文旅战略合作协议》,按照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共促发展” 的原则,在信息共享、产业投资、文化艺术交流等 7 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赋能助力。
同时,四川省泸州市、宜宾市、自贡市、内江市,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荣昌区共同签署《川南渝西七市区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协作备忘录》,构建文旅市场同防共治协作工作格局。
此外,内江积极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印发《内江市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2024 年重点任务清单》,在协同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进基础设施内联外畅、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着力 33 项重点任务。自贡与内江加强交通合作,共促区域发展,在高速公路、城际快速通道的路网规划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泸州印发 37 项重点任务清单,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从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等 8 个方面安排重点任务。
川南四市还在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进展,内江、自贡、泸州、宜宾四个城市在公积金 “互认互提” 上达成共识,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四、未来展望
川南城市群作为四川经济新增长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方向。
从经济总量来看,2019 年川南地区内江、自贡、宜宾和泸州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 1433.3 亿元、1428.49 亿元、2601.89 亿元和 2081.3 亿元,GDP 总量约占四川全省的 16%。
虽然目前经济总量不及成都的一半,但随着川南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到 2022 年,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经济总量接近 1 万亿元,有望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增长极。在交通方面,川南城际铁路的建设加快了川南城市群的同城化进程。
未来,随着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城际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敞开,川南地区将有更多的高铁线路规划建设。如成仁自泸高铁的修建,将与其他四条高铁形成高铁网,川南将力争在 2020 年,携手迈入高铁时代。
未来 5 年,四川境内分别建设绵遂内宜铁路、达渝城际铁路、成都 - 新机场 - 自贡 - 泸州城际铁路成都 - 新机场段、自贡 - 泸州段 4 条城际铁路,串起川南城市群。交通的便捷将进一步促进人流、物流的加快融合,为川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产业发展方面,川南城市积极探索产业转型,以宜宾为代表,重点推进 “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材料” 四大主导产业及现代港航物流产业 “4+1” 产业。
目前,宜宾共引进 9 家全国手机品牌 30 强企业在内的智能终端项目 145 个,总投资额超 300 亿元,预计 2022 年达产后年产值超过 2000 亿元,年营业收入约 421 亿元,智能终端产品年产量将达到 4.2 亿台 / 套(其中手机 2.2 亿部),创造 8 万个就业岗位。
同时,川南城市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自贡以盐业著称,泸州以出产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而著称,宜宾以五粮液闻名。
未来,川南城市将继续加大产业转型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区域合作方面,川南四市积极开展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川南一体化发展。
在经济、交通、文旅等方面,川南四市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如自贡实施 “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城乡融合” 四大战略,深入协同推动 “川南一体化”;
宜宾和泸州统一战线深化合作,进入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新阶段;泸州与宜宾在道路运输方面深化合作,签订推动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深化道路运输一体化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川南四市在文旅方面也积极联动,共同签署《川南研学旅行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川南渝西七市区文旅战略合作协议》《川南渝西七市区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协作备忘录》等。
未来,川南四市将继续加强区域合作,打破行政体制壁垒,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共同推动川南经济的发展。总之,川南城市群作为四川经济新增长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方向。
未来,川南城市群将在交通、产业、区域合作等方面不断发力,加快一体化进程,有望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