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什么导致的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肾阴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饮食调节等方法进行治疗。高血压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眩晕”或“头痛”,其病因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有关。情志失调如长期焦虑、愤怒可导致肝阳上亢,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湿,体质虚弱如肾阴不足则可能引发阴虚阳亢。针对这些病因,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什么导致的(图1)

1.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的常见病因,表现为头晕、头痛、易怒等症状。中医常用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等方剂平肝潜阳。针灸可选择太冲、百会等穴位,帮助疏肝理气。饮食上建议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芹菜、菊花等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食材。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什么导致的(图2)

2.痰湿内阻:痰湿内阻多与饮食不节有关,表现为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等症状。中医常用二陈汤、温胆汤等方剂化痰祛湿。针灸可选择丰隆、阴陵泉等穴位,帮助健脾化湿。饮食上建议减少油腻、甜食,多食用薏米、冬瓜等具有利湿作用的食材。

3.肾阴不足:肾阴不足多与体质虚弱有关,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失眠等症状。中医常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方剂滋阴补肾。针灸可选择太溪、肾俞等穴位,帮助补肾益精。饮食上建议减少过咸食物,多食用黑芝麻、枸杞等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的食材。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什么导致的(图3)

中医治疗高血压强调整体调理,通过中药、针灸、饮食等多种方法综合施治,帮助患者恢复阴阳平衡,改善症状。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监测和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