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学知识

柬怎么读_柬字的读音

一、“柬” 字的读音及含义

柬怎么读_柬字的读音(图1)

“柬” 字的读音为 jiǎn。
“柬” 字的基本字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它是信件、名片、帖子等的泛称。比如在生活中常见的请柬,是用于邀请他人参加特定活动的重要凭证;书柬则常用于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另一方面,“柬” 有简选、拣的意思,如柬寄,指的是选拔并委托职务。在古代,柬寄是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方式,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合理使用。例如,宋欧阳修《赐外任臣寮进奉乾元节银绢马敕书》中提到 “汝夙以敏材,膺于柬寄,及此奉觴之节,载陈任土之仪”,这里的 “柬寄” 就是选拔并委以重任的意思。此外,还有柬汰,即挑出剔去;柬拔,指选拔;柬择,是选择;柬擢,为选拔之意。
同时,“柬” 字也出现在一些特定的词语中。如柬房,是旧时官署中负责处理书札往来的部门;寄柬,即寄信;柬匣,是装信札、名帖的匣子。另外,“柬” 还是柬埔寨的简称。

二、“柬” 字的字形解析

柬怎么读_柬字的读音(图2)

“柬” 字为独体结构,从束从八。其中,“束” 表示一捆竹木简牍,“八” 表示分别的意思。两者结合起来,会意表示在一捆竹木简牍中挑选,这也是 “柬” 字的本义 —— 挑选,从事物中分别出好坏。
从字形结构上看,“柬” 字体现了一种筛选、择取的动态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形组合,更蕴含着古人对于事物进行分辨和选择的智慧。在古代,人们面对众多的事物和信息,需要通过挑选来确定哪些是有价值的、合适的。“柬” 字的这种含义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人才选拔方面,“柬寄” 就是选拔并委托职务。古人重视人才的挑选和任用,通过各种方式来选拔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种选拔的过程就如同从众多的人当中挑选出优秀者,与 “柬” 字的本义相契合。
在信札、名帖等的统称中,也可以看到 “柬” 字的挑选之意。这些信札和名帖往往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制作的,用于特定的场合和目的。比如请柬,是主人精心挑选邀请的对象,以表达对特定活动的重视和诚意。书柬则是人们在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时,挑选合适的言辞和表达方式,使信件更具价值和意义。
总之,“柬” 字的字形解析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它的结构和起源,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古人在挑选、分辨事物方面的智慧和用心。

三、“柬” 字的用法举例

柬怎么读_柬字的读音(图3)

  1. “柬” 作为信札、名帖等的统称,例如柬房(旧时官署中负责处理书札往来的部门)、寄柬、请柬、柬匣(装信札、名帖的匣子)。
    • 柬房在旧时官衙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负责书札往来事宜的办公处所。清黄六鸿在《福惠全书・莅任・酬答书札》中提到:“如邻邑同寅、邻绅远友差人投书,著柬房置簿挨次登号…… 倘机密书札,来使亲投,不必经由柬房挂号。”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柬房承担着登记、管理书札的重要职责,确保了官署间信息的顺畅流通。
    • 寄柬即寄信,在古代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交通不便,一封书信往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到达收件人手中,因此每一封寄柬都承载着寄信人的深厚情感和重要信息。
    • 请柬是用于邀请他人参加特定活动的重要凭证,在古代和现代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古代,人们对请柬的制作非常讲究,通常会用精美的纸张书写,并加上一些装饰,以显示对受邀人的尊重。例如,明清时期的请帖通常用红帖,民间交际中选用一般的红纸做帖,以示喜庆祥和;官场交际中则用料更为讲究,陆续流行过以大红销金纸、红绫、红毡甚至大红绒做底制帖。此外,明清 “请帖” 分上、下两部分书写,上部分内容包括请客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对客人的尊称和敬语,是其核心所在;下部分内容主要是主人的署名,可以忽略不写,投送时由家中晚辈或者奴才小厮口头代为传达。
    • 柬匣是装信札、名帖的匣子。在古代,柬匣的制作也非常精美,通常会用木材、金属等材料制作,上面还会雕刻一些图案或文字,以增加其美观性和艺术性。例如,清代柬匣,又叫礼盒,古代人结婚做喜事送亲或迎亲用的,里面放婚贴、喜帖、礼金。
  1. 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明日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柬” 的出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习俗和人际交往方式。“明日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这句话中的 “柬” 指的是请帖,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通过送柬来邀请他人参加各种活动,这是一种非常正式和礼貌的方式。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文化活动的重视和热爱,入社是一种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动,通过送柬邀请他人参加,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四、“柬” 字的字源演变

柬怎么读_柬字的读音(图4)

“柬” 字从甲骨文、金文、楚系简帛、说文秦系简牍到楷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柬” 字目前最早见于西周早期「新邑鼎」。西周早期「新邑鼎」的 “柬” 字由一个像 “束” 的字加两点组成,对比同一时期的 “束” 字,可发现西周早期的 “束” 字形态多样且偏向于图形,而 “柬” 字更趋近于文字。楚文字中的 “東、束、柬” 相似,特别是 “東” 和 “柬”,两字唯一的区别是字中间 “口” 中的 “—” 变作左右各一个 “丶”。
在《说文解字》中,“柬,分別簡之也。从束,从八。八,分別也。” 徐鍇繫傳解释为 “開其束而柬之也。會意。” 王筠釋例指出 “柬字从八,而八不在外者,於束中柬擇之,不可於束外柬擇之也。”
从金文来看,新邑鼎西周早期集成 2682、令狐君嗣子壺战国早期集成 9720 等都有 “柬” 字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楚系简帛、秦系简牍等阶段,到了东汉至魏晋时期,出现了如 “巖窟 4.22 吾作明鏡” 这样的隶书形式,最终演变为楷书。
“柬” 字的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汉字书写形式的变化,更体现了古人在造字和使用过程中的智慧和对事物的认知。从最初的图形化到逐渐规范化、抽象化,“柬” 字的含义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五、“柬” 字的音韵方言

柬怎么读_柬字的读音(图5)

“柬” 字的国际音标为 tɕiæn˨˩˦。在不同地区的方言中,“柬” 字有着不同的发音特点。
在客家话中,“柬” 字的发音与普通话有所差异,具体读音因地区而异。在粤语中,“柬” 字的读音也有其独特之处。
总之,“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