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医疗健康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的病变引起,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及时就医并进行内镜检查是关键。治疗包括药物止血、内镜治疗和手术干预,具体方法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引起的(图1)

1.消化性溃疡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导致溃疡形成,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会引起出血。常见诱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应激状态。治疗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同时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根除治疗,常用方案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铋剂联合使用。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和胃底静脉扩张,血管壁变薄易破裂出血。预防性治疗包括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降低门静脉压力,急性出血时需进行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必要时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引起的(图2)

3.急性胃黏膜病变常由应激、药物或酒精等因素引起,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血管暴露出血。治疗需停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同时纠正应激状态。对于严重出血患者,可考虑内镜下止血或血管栓塞治疗。

4.其他少见原因包括Mallory-Weiss综合征、Dieulafoy病变和上消化道肿瘤等。Mallory-Weiss综合征由剧烈呕吐引起食管胃连接处黏膜撕裂,通常出血量较少,可自愈或通过内镜下止血治疗。Dieulafoy病变是胃壁内异常扩张的动脉破裂出血,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引起的出血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引起的(图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患者一旦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内镜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戒酒、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积极治疗肝硬化等基础疾病。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复发风险。